大凡参问也无许多事,为尔外见有山河大地,内见有见闻觉知,上见有诸佛可求,下见有众生可度,直须一时吐却,然后十二时中,行住坐卧,打成一片。

更新时间:2022-12-03 12:09
大凡参问也无许多事,为尔外见有山河大地,内见有见闻觉知,上见有诸佛可求,下见有众生可度,直须一时吐却,然后十二时中,行住坐卧,打成一片。

相关句子

序号 句子
1 大凡参问也无许多事,为尔外见有山河大地,内见有见闻觉知,上见有诸佛可求,下见有众生可度,直须一时吐却,然后十二时中,行住坐卧,打成一片。
2 洛氏酒店,是整个圣帕大陆上最著名的连锁酒店,招待的都是达官贵人,相比起来,宗南在云都山脉下见过的云都酒楼,就显得有些寒碜了。
3 把你的生活变成是审美的经验,它并不困难,你只要稍稍具有审美的意识和敏锐、细腻的灵魂就足够了。你若能变得感觉更细致对事事物物愈有觉知、觉受,那你也就会有愈高的精神灵性。
4 不讲粗恶的话,不伤所有的众生,依照佛陀的告诫实行戒律,饮食有节制,在宁静的地方生活,专心致力高尚的觉知,这就是佛陀的教诲。
5 禅不让你是没用的,它开启你内在的所有潜力,禅会让你有各种原创的经验。所有隐藏在你里面而你从未去看过的。它不只让你觉知,它还帮助你探索那个潜力。
6 粗茶淡饭,素食斋饭,最能修身养性,心平气和,心旷神怡。忍,是告诉你三思而后行,切勿急躁,切勿怨恨。我今将一切思想止住不起,如海水不起波,这个是佛性否?答:非佛性,都是见闻觉知脑筋的作用。
7 大凡参问也无许多事,为尔外见有山河大地,内见有见闻觉知,上见有诸佛可求,下见有众生可度,直须一时吐却,然后十二时中,行住坐卧,打成一片。
8 但所有的经验都是阻挠和障碍,一位真正寻求真理的人,他在进入内在过程时会比在经验外在过程时更加警觉,他必须很有觉知地不被任何现象绊留住。
9 当灵魂在过渡肉体死亡时,善性的知觉觉知居主导地位,当下就可到达最高知识的纯净星界。
10 当你不带思考地在此时此地,你第一次是灵性的。一个新的层面打开了——那个层面是觉知。因为你不知道那个层面,所以赫拉克利特会说你是昏睡的。
11 当你是觉知的,你在里面变得像一团火。火焰不断地燃烧,火焰蒸发了所有的潮气、所有的无意识。
12 当你心中玫瑰般的意识正在成长时,你那一千零一种旧习惯和旧制约就会像石头一样毁灭你嫩美的意识,所以你必须非常地注意和小心,你必须像个怀孕的妇女、小心慢步走;也因此,任何有意识觉知的人们,他们的步伐都非常
13 当你在探索外在世界的同时,你内在的洞察力、智慧、觉知都变得更敏锐了。
14 对我而言,觉知是唯一的道德观、伦理、宗教,因为藉由觉知,你不可能做错任何事。一直是你的无意识头脑强迫你去作错误的事。
15 跟事实一起生活是唯一的瑜伽、唯一的训练。一旦你彻底觉知到人的处境,你就会变得虔诚。于是你开始放弃;你不再占有。
16 觉知就是健康,不觉知就是疾病;觉知就是不紧张,不觉知就是紧张。因为思想,因为你对它们的认同,你一直生活在你的思想里面,并且在你和你的存在性的存在之间有了一道障碍。
17 觉知意味着那么全然地在这个片刻之中,以至于没有朝向过去的运动,也没有朝向将来的运动——所有的运动都停止了。那不意味着你成为静止的。新的运动开始了,一场纵深的运动开始了。
18 没有觉知是一切疾病的根源,而觉知意识是唯一的药方。
19 你必须完全处于此时此地,聚集你所有的觉知;然后你才能看见这个原子般微小的现在。一旦你已经觉知到了现在,那么你就已经拿到了打开永生之门的钥匙。
20 你将会发觉你自己更加的觉知,不只是你的思维,感觉,味觉,还包括其它的感觉,经验。
21 你只要在你的作为当中变得更觉知、变得更有意识。在觉知很敏锐的片刻当中,那个觉知就变成一种武器,当这个武器一挥,所有的枷锁就都破碎了。
22 清醒了岂能再昏睡,觉知了岂能再愚昧,当华美的叶片落尽时,生命的脉络便曆曆可见。
23 人常在什麽都可以自由自在的时候,却被这种随心所欲的自由蒙蔽,虚掷时光而毫无觉知。
24 人生的胜败,自己的生命俨然觉知,并不能欺瞒。
25 如果觉知继续不断,它就会自动变得越来越深。那是一个自动的过程。它从理智走向心灵;从意识慢慢地移向无意识。总有一天,你将完全觉醒。某些事情已经发生了。
26 如果你变得觉知,你就会变得不认同。而不认同头脑的机械作用就是不紧张。
27 如果你能让某个人觉知到他的存在,觉知到他无法毁灭的存在,觉知到他的永恒和不朽,你就是做了可能做的最具创造性的行为。
28 如果你有意识的作某件事,完全警觉的,将不会创造业。如果你的行为是全然的、自发性的,在那一瞬间就结束的。觉知的人拥有完全的自由。不受任何法则束缚和定义。他就像天空一样无限、广大无际。他的自由是完全的。
29 思考必须停止,但不是借着变成无意识。思考的停止必须借着变成更有意识、更警觉、更觉知,好让流进思考的能量能够进入意识,而在你里面产生观照。
30 所有的快乐都只是梦幻,你的两手还是空的。整个生命就是个恶性循环:你持续地在同一个圈子里打转。如果一个人在充分的觉知中死去,看到过去的一切,看到那整个的愚蠢,那么他在来世出生的时候就会带着一种锐利、一种
31 通过真我觉知可以让梦想序列与纯净的意愿结盟,那么真我就有可能通过原谅偶发事件来转化自己。
32 喜乐依赖于你变得觉知的能力,它是觉知的副产品。如果你能观照一切,它将发生,你将变得喜乐。
33 一旦你变得觉知,身体就会开始失去它对意识的掌控。一旦你变得觉知,你就不再属于这个世界了。那就是为什么已经觉醒的人死去之后不会再重新出生的缘故。他无法被出生,那是不可能的。他无法再拥有另一个身体。
34 一旦你是觉知的,你会知道你是喜乐的。喜乐如同影子般的跟随着觉知。奥修 
35 一个有智慧、有了解的人是不选择的,他只是按照那个觉知的光去行动,不论他去到哪里都是对的。
36 有人生病了,那意味着他丧失了治疗他自己的能力,他已经不再觉知到他自己治疗的源头。治疗师是要帮助他再度取得那个联系。那个源头跟治疗师取得治疗能量的源头是同一个,但是那个生病的人已经忘掉怎么去了解它的语言
37 允许你自己连接到【无条件的爱】并且扩展进入那份爱的觉知,直到你充满慈悲与恩典。
38 在无意识的状况里,和谐是不可能出现的。和谐只可能发生在觉知的状态下。在无意识的状态下,所有的和谐都会消失。
39 在专注中你能够逃避。你变得对一件事有觉知,却是以摒弃许许多多其它的事为代价的。这是静心:去感觉一切正在发生的事,没有任何选择,只是毫无选择地觉知。
40 这就是禅的一切:只是简单的觉知。如果你们可以强烈地、全然地去听它,在这个片刻你们就可以成道。
41 这就我所说的整个静心的艺术。觉知、警觉,这样所有的盗贼就无法进门来污染你。
42 这种不觉知任何东西的觉知,这种不意识任何东西的意识,就是爆发的一刻。你的潜在变成了现实。你闯进一片新的天地;终极。这个终极就是一切宗教所关心的东西。
43 正确的回应来自正确的觉知;所以禅没有任何道德规范,但是它有更高的意识。它不需要道德规范。
44 最大的幸福,是活得自在、自由和喜乐,保持清醒和觉知,心安理得。素黑 
45 (清)李榕《十三峰书屋书札》卷三也讲了一个亲身见闻的故事。
46 《研堂见闻杂录》)顺治二年,清军实施扬州大屠杀后,至无锡时,舟中俱有妇人,自扬州掠来者,装饰俱罗绮珠翠,粉白黛绿。
47 阿九向他们询问人间的各种知识和约定俗成,也给燕枫讲述一千多年时间内,她的见闻。
48 阿难即从座起。礼佛合掌,长跪白佛。世尊,若此见闻,必不生灭,云何世尊,名我等辈,遗失真性,颠倒行事。愿兴慈悲,洗我尘垢。
49 爸爸从外地回来,给我讲了许多有趣的见闻。
50 不过努力总是有收获的,我们不只在活动中得到了帮助,也同时增广见闻,获得更多知识。
51 不过师傅秋清怡却对他很好,闲暇时,凌动常给师傅讲解外边的见闻。
52 藏历年见闻高原新年煨桑浓作者。
53 藏历年见闻一个汉族家庭的切玛情缘作者。
54 除了阅读和旅游之外,网路也是一个增广见闻的好方法。
55 此次张勋叛国矫扶,肇乱天下,本共有见闻,兹据呈明咨达各情,含函明白布告。
56 从我这一路的见闻看来,西安未来商业上的崛起似乎铁板钉钉。
57 粗茶淡饭,素食斋饭,最能修身养性,心平气和,心旷神怡。忍,是告诉你三思而后行,切勿急躁,切勿怨恨。我今将一切思想止住不起,如海水不起波,这个是佛性否?答:非佛性,都是见闻觉知脑筋的作用。
58 大凡参问也无许多事,为尔外见有山河大地,内见有见闻觉知,上见有诸佛可求,下见有众生可度,直须一时吐却,然后十二时中,行住坐卧,打成一片。
59 但是,尽管有“记者的直觉”可以依靠,他也没有为他的见闻提供更好的注脚。
60 但是至少需要三人,不然会囿于见闻,不符合真实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