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4-04-06 16:20
筳
拼音
部首
汉字结构
总笔画
五行
五笔98
TTFP
五笔86
TTFP
GBK编码
B96A
UniCode
U+7B73
仓颉
HNKG
四角号码
88401

筳字的基本解释


tíng ㄊㄧㄥˊ
◎ 络丝、纺纱或卷棉条的用具。
◎ 小竹片,亦指小竹枝或小木枝。
◎ 小簪。
◎ 笼。
◎ 竞。
◎ 古同“莛”,草茎:“以筳击钟,(岂能)发其音声哉?”

详细解释

筳字的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tíng 
〈名〉
络丝、纺纱或卷棉条的用具。一般用小竹筒或蜀黍稍茎制成 [utensil of winding silk yarn]
筳,所以络丝者,苏俗谓之籰头。筳即其四周挺如栅者。——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

康熙字典

筳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 筳; 康熙笔画:13; 页码:页886第04
【廣韻】特丁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唐丁切,?音庭。【說文】繀絲管也。【正字通】繀,著絲於莩車也。今紡絲銓曰筳子。 又小竹。【東方朔·答客難】以蠡測海,以筳撞鐘。 又楚人結草折竹卜曰筳篿。【屈原·離騷】索藑茅以筳篿兮。【註】筳,小折竹也。【文選註】筳,竹算。 又【玉篇】籠也。 又【集韻】湯丁切,音㕔。【揚子·方言】緪、筳,急也。 又【集韻】待鼎切,音挺。屋梁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