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4-01-17 21:42
髁
拼音
部首
汉字结构
总笔画
五行
五笔98
MEJS
五笔86
MEJS
GBK编码
F7C1
UniCode
U+9AC1
仓颉
BBWD
四角号码
76294
规范汉字编号
6243
笔画顺序
  • 横折
  • 横折
  • 横撇/横钩
  • 横折钩
  • 横折

髁字的基本解释


kē ㄎㄜˉ
◎ 骨头上的突起,多长在骨头的两端,亦指大腿骨或膝盖骨。

详细解释

髁字的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kē 
〈名〉
(1) 股骨 [tighbone;femur]
髁,髀骨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髀骨,犹言骰骨也。”
(2) 尾骨 [coccyx]
髁,尻骨。——《一切经音义》引《三苍篇》
(3) 踝骨。也作“踝” [anklebone]
群儿坌涌,各持砖瓦击其髁…次日,家人寻之归,两足青紫。——清·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
(4) 膝骨。也 指膝部 [kneecap]
髁,膝骨。——《广韵》
(5) 膝端为髁,踵两旁圜骨为髁 [condyle]。如:肱骨髁;股骨髁

康熙字典

髁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亥集上】【骨字部】 髁; 康熙笔画:18; 页码:页1449第46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?苦臥切,音課。【說文】髀骨也。【博雅】臎髁,?也。【廣韻】膝骨。 又【集韻】苦果切,音顆。又苦禾切,音科。義?同。 又【集韻】苦瓦切,音跨。【莊子·天下篇】謑髁無任。【釋文】謑髁,不正貌。王云:猶謹刻也。【韻會】髁,今作骻。 又【集韻】苦會切,音檜。義同。或作?。